-
“ST物聯網開發論壇”為您揭秘STM32最新IOT產品戰略
談到ST,想必攻城獅們都會不禁對它的STM32系列產品豎起大拇指。自2007年在北京發布,STM32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通用市場的MCU領導者,其強大的產品陣容覆蓋各類熱門應用,在中國市場建立起了強大的生態系統,市場占有率和出貨率都獲得迅猛增長。
2018-04-16
-
詳細介紹MSP430開發工具及其特性
在MCU項目開發過程中,始終有兩個設備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一個是仿真器,一個是編程器。仿真器,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單片機的功能;編程器就是把程序編寫到單片機內部。
2018-04-11
-
SparkFun和Cypress的PSoC 6無線傳感器網絡物聯網開發平臺可通過Digi-Key訂購
THIEF RIVER FALLS, Minnesota, USA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SparkFun和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Digi-Key攜手合作,聯合推出了一款物聯網開發平臺。通過該平臺,創客和工程師們可以快速、輕松地制作“傳感器到云端”解決方案原型。為了實現更動態而靈活的物聯網開發,SparkFun創建了一款擴展板,可通過專為物聯網而設計的Cypress PSoC? 6微控制器(MCU)簡化系統設計。您可以在Digi-Key和SparkFun上找到該平臺和相關元器件。
2018-02-23
-
如何為超低功耗系統選擇合適的MCU?攻略在此!
在物聯網的推動下,業界對各種電池供電設備產生了巨大需求。這反過來又使業界對微控制器和其他系統級器件的能源效率要求不斷提高。因此,超低功耗(ULP)已成為一個過度使用的營銷術語,特別是用于描述微控制器時。作為理解ULP背后真正意義的第一步,應考慮其各種含義。
2018-02-11
-
基于PIC16F1779的8位MCU高性能LED調光引擎設計
開關模式可調光LED驅動器憑借其高效性以及對LED電流的精確控制而聞名。這類LED驅動器還可以提供調光功能,使得最終用戶在營造奇幻燈光效果的同時有效降低自身功耗。基于8位單片機(MCU)的解決方案可針對此類應用提供必要的模塊,從而實現通信、定制和智能控制功能。
2018-02-01
-
傳感器開始轉變需求——低功耗需求轉變成準確度的高要求
在物聯網與移動、可穿戴電子裝置中,除了MCU之外,另一個要角就是傳感器。 傳感器會觸及到的層面包括運動感知、環境監測等,由于物聯網在應用上對于傳感器的需求更高了,例如針對功耗的要求特別高,因此會特別需要更低功耗的傳感器,來提高傳感器的使用時間。
2018-02-01
-
賽元微電子:隔空觸控挖掘出MCU新藍海
2017年,隨著物聯網市場開始落地進入部署階段,MCU需求暴漲,那些深耕細分市場的本土MCU企業賺的是盆滿缽滿。深圳賽元微電子產品企劃與行銷經理李含民透露,賽元微的MCU營收大漲,作為一家深耕工業領域MCU廠商,賽元微電子在成熟的觸控領域深耕,以一款隔空觸控產品挖掘出一片新藍海。
2018-01-26
-
嵌入式MCU如何滿足物聯網的需求?(二)
在“嵌入式MCU如何滿足物聯網的需求?(1)”中介紹了先進的工藝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多核系統的功耗問題、內核間的通訊、串行存儲器接口以及系統安全。第二部分, 我們將介紹 BLE 無線鏈路、模擬前端、智能觸摸界面以及其他重要的物聯網設計技術。
2018-01-10
-
簡單分析一下MCU破解技術
MCU的安全等級正在逐步提升,一些公司甚至推出了安全主控,這是很好的現象,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嵌入式領域的信息安全和程序安全了。但對于很多特殊行業,比如消費類電子產品,低成本的通訊模塊、電源控制模塊等等,迫于成本壓力以及更新換代速度問題,都無法使用更安全的主控MCU,有很大一部分產品甚至還在使用51單片機。
2017-12-26
-
嵌入式MCU如何滿足物聯網的需求?(一)
微控制器(MCU)作為物聯網產品的核心,選擇合適的 MCU 是滿足客戶當前和未來需求的關鍵。本文將探討當今不斷增強的嵌入式 MCU 的豐富功能,MCU 在加速設計的同時還可實現創新應用。
2017-12-20
-
一款非常實用的MCU的智能照明平臺設計
越來越多的照明控制方案出現在現在的照明工業中,因此電源的設計、燈的驅動電路、安全保護、管理接口等各方面都變得愈加靈活。目前,照明技術主要包括主流的熒光燈、LED燈和HID技術等,其廣泛應用使電源驅動的拓撲結構差異非常大,從常見的Flyback、Buck、Boost以及延伸出來的其他結構都在被大量使用,產品設計是否采用先進的數字節能控制設計,是否支持flyback、Buck、Boost等靈活的拓撲結構應用,研發周期和投放市場時間的長短將決定產品的成敗,然而傳統的照明方案往往是采用專用器件來實現的,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需求。
2017-12-19
-
這些多模擬通道數據采集方法,學好了你就是高手
隨著電子系統中傳感器和信號源的快速增加,使得設備設計師們可以在系統MCU或傳感器融合協處理器中加入更多的模擬信號通道。尤其是在日益發展的小型物聯網領域中更是如此。
2017-12-12
- 成本與性能的平衡:振蕩線圈技術深度解析與選型建議
- 十一月上海見!106屆中國電子展預登記開啟,共探產業新機遇
- 清潔電器智能化升級:MCU芯片性能成差異化競爭核心
- Cadence與NVIDIA強強聯合,數字孿生平臺新模型助推AI數據中心高效部署
- 偏轉線圈技術解析:從基礎原理到選型要則的全景指南
- 安森美破解具身智能落地難題,全鏈路方案助推機器人產業化
- AMD 推出 EPYC? 嵌入式 4005 處理器,助力低時延邊緣應用
- 機電執行器需要智能集成驅動器解決方案以增強邊緣智能
- 廣東國際水處理技術與設備展覽會邀請函
- 電力系統安全守護者:消弧線圈技術深度剖析與應用指南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